-->
上海音乐厅-抖音百科
上海音乐厅,前身是南京大戏院,于1930年建成。位于上海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上海音乐厅占地面积1381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上海在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末期进入有声时代后兴建的影院。[1][2][5][3] 1929年,何挺然名下的联怡公司向潮州同乡会会馆租地,在八仙桥爱多亚路523号[a]投资建造一栋名为“南京大戏院”的建筑。1949年,经过公私合营,南京大戏院改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北京电影院正式改名为上海音乐厅。1989年,上海音乐厅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2002年,市政府决定对上海音乐厅进行保护性迁移和完善功能修缮。音乐厅平移66.4米并整体抬升3.38米。2004年,平移后的上海音乐厅“归来”。2019年3月起,音乐厅再次修缮,于2020年9月6日重新开业向公众开放。[1][5][6]2022年2月,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与上海音乐厅签署第二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继续牵手——凯迪拉克品牌继续冠名上海音乐厅,展开为期三年的合作。[7] 背景介绍
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是上海第一家放映外国影片的戏院,当时首映的是美国环球电影公司的歌舞片《百老汇》。放映电影之余,戏院也一直伴有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如当年的投资方股东之一朗德山,在中国曾组建“潘家班”杂技马戏团,戏院专门设计与有声电影无关的小乐池,就是供演出伴奏之用。[1][5] 1908年,外国人雷玛斯在虹口区海宁路乍浦路口,建造了一座可以容纳250人的虹口大戏院。于是,上海有了第一座电影院。随后,雷玛斯又在海宁路北四川路修建了可容纳750人的维多利亚影戏院。紧接着,大批由外国电影商人投资建造的电影院兴起。至20世纪20年代,电影拍摄、放映行业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电影院也继茶楼、西菜馆后成为沪上时髦的场所,沪上时髦人士的聚集地。但这些电影院始终无法与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直到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的前身)的出现。1929年,一些留洋回来的人士决定建造一座具备国际水准的电影院。经多方集资,并通过社会名流何挺然名下的联怡公司向潮州同乡会会馆租地,在上海八仙桥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523号投资建造南京大戏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