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璋

地理学家、教育家
黄国璋(1896年8月5日-1966年9月6日),男,湖南湘乡人,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1]
黄国璋1911年就读于长沙驻省湘乡中学,先后于1927年9月和1928年秋,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理科研究院和芝加哥大学地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是上世纪20年代我国留美学生中,专攻地理学而又获得硕土学位的第一人。学成回国后,黄国璋壮志满怀,广泛传播西方地理学知识,构建中国地理学教学和研究体系,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大师院、北平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在1930年代,中国地理学界有“南胡北黄”之说,南方以胡焕庸教授为首,北方以黄国璋教授为首。抗战胜利后,复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52年10月,黄国璋调陕工作,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代系主任,西安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代系主任、系主任等职。注重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紧抓地理教材建设和资料建设,为我校地理学科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1966年9月6日,黄国璋在文革中含冤辞世。粉碎“四人帮”以后,黄国璋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6年8月5日生于上海。父黄抚九曾在上海谋事,目睹帝国主义强盗侵略中国、欺压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感到十分气愤;同时看到满清末期,洋务运动的兴衰沧桑,又觉得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深信“师夷长技以制夷”才有出路。他聘请家庭教师,教儿子从小学习英语,以期将来成为“通晓西事”,掌握西方科学技术,为国家发展工业做出贡献的人才。黄国璋受此熏陶,从小把父亲的期望化作自己的志向,努力学好英语,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打下基础。1919年长沙雅礼大学毕业后,留校教英语和地理。192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28年10月学成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