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书院

位于河南南阳的建筑
南阳诸葛书院还是元代至大年间(1308年—1311年)全国兴建的四所书院之一。

正文

元代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由热心“地方教化”的元官吏倡和筹划,全国复建、新建书院蔚然成风。诸葛书院也在此时由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纬倡议创建。工程于至大二年(1309年)春开始,经过三年时间的营建,于皇庆元年(1312年)秋落成在武侯祠东北侧。南阳诸葛书院还是元代至大年间(1308年—1311年)全国兴建的四所书院之一。
南阳市卧龙岗是三国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风景优美,紧靠卧龙岗武侯祠东有一处“卧龙书院”,古木参天,与武侯祠建筑相映成趣。
诸葛书院兴建之初,有“庐舍”和“学田”两部分组成,同时还有专门储藏书籍的楼阁。“庐舍”主要包括有礼殿、祠堂、讲堂、山长署、诸生斋、庾库等,共计四十六间。元代祀先贤是书院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诸葛书院的祠堂自然是祭祀崇奉诸葛亮。书院的讲堂是师长讲学、学生听讲的地方,由诸葛亮有“非学无以广材,非静无以成学”的遗训,因此诸葛书院的讲堂曰“静成”之堂.东西两序曰“明志之斋”和“广材之斋”,并将藏书之阁称为“崇文之斋”。书院的学田是书院赖以维持的经济基础,由佃户承种,岁入租税则充作教师的俸薪和书院设备整修、添置的费用。诸葛书院曾“割官之废田四十顷籍于学。”这在当时全国众多书院的“学田”中,数量是较多的。南阳诸葛书院在元代兴建之始,即得到了政府的承认,由“集贤院上言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