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八月

清朝苗民反清起义的首领
吴八月(1728-1796),又名:吴世宁,法名:吴法领;[1]清朝湖南干州厅(今吉首市)平陇人(原籍湖南凤凰杉木寨),苗族把对雄[a],也是苗族反清起义的领袖。[4][3][5][2]
乾隆六十年(1795年)1月,吴八月与石柳邓石三保吴天半等人相继起义反清,并提出“逐客民,复故地”等口号,并合兵于永绥雅酉首战告捷,攻克乾州厅城,围攻凤凰厅城,直捣麻阳、辰溪、泸溪等县;[6][4][7]同年8月,吴八月被各路苗军首领推举为吴王(苗王),且在湘、黔、川边区建立了以吴八月为首领的苗族人民政权。[5][8][6][4]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11月,吴八月于卧盘寨被叛徒吴陇登出卖被捕,他在清军兵营中受尽酷刑。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3月15日,吴八月受刑后被[luán]割(切肉块)示众,壮烈牺牲。[9][5][2]

人物经历

入赘学艺

清雍正六年(1728年),吴八月出生,祖父因生计迁居乾州厅坪垄寨(今社塘坡乡坪云村)。吴八月幼时上过学,能读会写。青年时好武术,被附近半冲寨苗巫师石老喜的独生女石娘柳相中入赘,跟随岳父习文练武,学巫术,取法名吴法领。岳父去世后,吴八月继承家产,得四百多担谷的田土。后担任苗寨百户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