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农陆路口岸-抖音百科
石嘴山曾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宁夏最早的工业城市。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华北与西北的物流节点这一区位优势,2010年5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以惠农陆路口岸为核心,以石嘴山工业园区为基础整合组建的石嘴山惠农陆港经济区挂牌成立。2011年4月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建成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9家,企业总资产300多亿元。经济区主要划分为生活区(居住区、商贸区、生态区)和工业加工区(精细化工产业、生物化工产业、特钢产业、新材料产业、光伏产业和口岸保税物流区等)两个功能区。目前,具备了口岸通关、国际货物代理、船舶代理、国际集装箱运输、堆存、仓储等多项口岸功能,基本具备了封关运行、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内陆通关模式,成为天津市重点扶持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具备标杆示范作用的内陆无水港。 基本情况
惠农陆路口岸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重点建设的“三大口岸”之一,目前已完成了海关监管区、检验检疫区、集装箱堆场、铁路专用线、口岸信息系统及联检办公生活区等建设项目,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正式入驻开办业务。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与海港连接,实现海铁联运或海陆联运,是大宗工业产品及原材料的主要物流集散地,货物主要流向美国、巴西、印度、韩国、日本、阿联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围绕陆港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口岸及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启动 实施了陆港物流基地项目,整合公路物流市场,组建了海关监管车队。惠农陆路口岸全面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内陆通关模式,成功经验在2011年9月份天津市召开的全国无水港工作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和推广。截至2011年底,口岸实现货物吞吐量3万标箱65万吨,集装箱发运量位居天津港联动的21个内陆无水港第一位,惠农陆路口岸已成为天津港服务于腹地的最大内陆港,成为天津港向内陆无水港推广的成功典范和标杆,成为石嘴山市乃至自治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2015年,口岸办紧紧围绕将“惠农陆路口岸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政策优化、辐射广泛、系统完整、产业集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标准化陆港口岸,全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发展壮大陆港公司、惠农营业部、富海物流、(再培育引进一家大型公路物流企业)、申银物流大型龙头物流实体,(简称一体五翼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发挥石嘴山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作用,抓住宁夏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契机,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