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巴解(PLO),[1]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中流砥柱,具有巨大的政治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境内外600多万巴勒斯坦人唯一合法代表。[2]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员。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1]
历史沿革
1964年1月,第一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并就成立阿拉伯联合司令部、建立巴勒斯坦实体等问题作出决议。[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4]同年8月,巴解组织又组建了一支正规军队,即巴勒斯坦解放军。[5]1965年1月1日,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字进行了第一次军事行动。[5]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1]1968年,巴解与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协商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规定,巴解是巴勒斯坦各种力量的代表,对巴勒斯坦人民收复国土、返回家园的斗争负责。[6]1970年5月约旦军队与巴游击队还在首都安曼发生武装冲突。1970年9月6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把英国、德国和瑞士的4架飞机劫持到约旦,致使巴解组织与约旦的关系急剧恶化。侯赛因国王决心动用武力将巴解游击队驱逐出约旦。[5] 1974年10月举行的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勒斯坦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1976年8月,巴勒斯坦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员。[4]1982年,在摩洛哥非斯举行的第12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巴解组织与阿拉伯国家首次提出要改变对以色列采取的“不承认、不和解、不谈判”的“三不政策”。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旨在摧毁在黎巴嫩的巴解领导机构、消灭巴解抵抗力量的大规模军事人侵。巴解武装力量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1985年,巴解主席阿拉法特曾与约旦国王侯赛因达成协议,试图在“约巴联邦”范围内,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同以色列谈判,以政治方式解斯坦问题。1987年12月9日,在巴解组织的宣传鼓动下,被占领土展开了大规模的反以“石块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