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咨(970-1034年),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人,北宋官员、书法家,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他擅长书法,尤其精通隶书。[1][2] 陈尧咨在青少年时期在延庆寺西院研习文学及书法,他擅长骑马射箭,自称为“小由基”。[a]在景德年间,陈尧咨被提拔为知制诰,因推荐贤才而不拘一格,后改任起居舍人、判吏部流内铨。他又相继改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并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的身份担任永兴军知军。到了天禧年间,他担任尚书工部侍郎并代理开封府知府。晚年时期,他进入朝廷担任翰林学士,不久后被任命为武信军节度使,并先后在河阳和天雄军任职。大约在天圣末年,陈尧咨在任上去世,被追赠为太尉,并赐予谥号“康肃”。[3] 人物生平
陈尧咨在青少年时期在延庆寺西院研习文学及书法,他擅长骑马射箭,自称为“小由基”。[a][3]
1000年(咸平三年),陈尧咨以科场状元的殊荣步入仕途,仅仅数年间,他便从地方调入京师任右正言、知制诰,成为真宗身边的近臣。陈尧咨后因性情直率,处理政事常常雷厉风行,在主管吏部事务时,大胆擢用寒士,而不依凭旧有惯例。于是,他在途仕上开始出现几起几落的情形,相继改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