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

原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
1
4
沙飞(1912年5月5日—1950年3月4日),原名司徒传,出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毕业于广州无线电学校,[7][4][9]1942年入党,历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报社副主编,编辑科长、书报社主任,及华北军区政治部书报社主任等职。[8]
1926年,沙飞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当报务员,1932年在汕头电台当报务员。[5]1935年6月,沙飞以别名司徒怀加入上海黑白影社。[9]1936年10月19日,沙飞得知鲁迅去世的消息后,拍摄了鲁迅的葬礼和上海各界悼念鲁迅的活动,随后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9][6]12月3日至5日,沙飞第一次个人摄影展览在广州长堤基督教青年会举行。[9]抗日战争爆发后,沙飞在山西太原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同年12月在河北阜平参加八路军,并先后担任《抗敌报》社副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5]1938年6月,沙飞与加拿大法西斯战士白求恩大夫成为挚友。1939年7月,沙飞随延安电影团在华北抗日战场采访的吴印咸编写了《摄影常识》一书。[6]1942年7月7日,沙飞创办《晋察冀画报》并任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从1937年9月至1946年8月,沙飞拍摄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抗日将士、军旅生活、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等千余幅历史照片。[5]1948年10月,沙飞因肺病入军区干部疗养院休养,他住院期间,几次对家人表示是日本医生害死了鲁迅,现在又计划害他。[9][8]1950年3月,沙飞因精神失常射杀日本医生津泽胜被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处死刑,1986年5月平反,恢复了党籍、军籍。[11]
晋察冀画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办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份画报。沙飞是该画报的创始人、主任。[6]此外,沙飞是中国摄影史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的人。[5]从1940年到抗日战争胜利,沙飞等人先后幵办10期摄影学习班,毕业学员200多人,到解放战争胜利时,摄影队伍达500余人,为中国革命战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新闻摄影记者。[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