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贺国[1](日语:伊贺国〔伊贺国〕/いがのくに Iganokuni),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东海道,又称伊州,在《延喜式》中国力属于下国,按距离京都的距离划分则属于近国,领域大约为现在三重县西部的上野盆地一带。江户时代,伊贺国境内有筒井氏的伊贺上野藩以及藤堂氏的津藩。伊贺国与近江国甲贺郡同为日本忍术的发源地,伊贺国多山的地形是孕育领内忍者的因素之一。[2][3] 地理位置
伊贺国位于现今三重县西北部的上野盆地一带,大致对应现代的伊贺市和那智胜浦町等地。历史上,伊贺国的地理位置使其相对难以到达,但由于道路条件的改善,如今已较容易从周边城市如奈良、京都市、大阪市和名古屋市前往。 历史沿革
伊贺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大化改新时期,当时它与伊势国合并。到了天武九年(680年),伊贺国正式独立,拥有阿拜、山田、伊贺、名张四个郡。在江户时代的早期,伊贺国一度短暂地成为一个独立的藩国,但在1608年后,其领土被纳入其他藩国的控制之下。明治维新期间,伊贺国经历了废藩置县的过程,最终在明治五年(1872年)并入三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