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

一种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病程≤6周,根据诱发因素可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2][4]急性荨麻疹的病因或诱因较为复杂,依据来源不同通常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这些因素导致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活化和脱颗粒,释放具有炎症活性的化学介质而发病。[4]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病,急性荨麻疹的终生患病率约为20%,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年龄为1至4岁的儿童。[8][5]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部分伴有血管性水肿;小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喉梗阻等全身症状。[4]急性荨麻疹通常可根据典型的风团伴瘙痒和/或血管性水肿的症状诊断,但需注意和其他表现为风团的疾病相鉴别,一般不推荐采用实验室检查诊断。[4]
急性荨麻疹治疗原则:祛除病因,抗过敏和对症治疗。[3]在祛除病因基础上,治疗用药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必要时可加量或联合用药;在症状严重,可选择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伴休克或严重荨麻疹伴喉头血管性水肿患者,可参考严重过敏反应,根据症状进行救治,必要时请相关专科会诊处理。[4]急性荨麻疹具有一定自限性,进展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生率在5%-39%之间。[9]

分类

荨麻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和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4]荨麻疹根据诱发因素可分为自发性荨麻疹(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和诱导性荨麻疹(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诱导性荨麻疹可根据发病是否与物理因素有关, 分为物理性和非物理性荨麻疹,详见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