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一种乳头瘤空泡病毒,患者感染后会诱发皮肤黏膜出现鳞状上皮增殖形成寻常疣和生殖器疣。[2][1]HR-HPV检测通常包括14种型别: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型。[4] 持续感染HR-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90%的子宫颈癌与HR-HPV的持续感染相关,90%肛门癌、65%的阴道癌、50%的外阴癌、35%的阴茎癌和60%的口咽癌都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HR-HPV感染潜伏期3周到8个月,初期无不适感,并且会自行消失。[3] HPV检测主要的方法为病毒基因组的DNA检测,[5]HPV疫苗接种的一级预防和宫颈癌筛查的二级预防是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策略。[6] 历史
1974年zur Hausen首次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肿瘤的关系。此后高危亚型HPV 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深入研究。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发布一致性声明,提出高危亚型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实验室研究及流行病学证据均证实这一观点。从CIN3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