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腰乡地处政和县东北部,距离县城20公里,全乡辖域面积122.5平方公里,与浙江庆元相接壤,304省道(国防战备路)穿境而过,边界贸易历史悠久,素有"旱地码头"之称,是闽北出省重要门户。岭腰乡耕地面积1.45万亩,共辖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650米,森林覆盖率达81.9%,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竹林面积6.03万亩,年产毛竹100多万根,有"闽北竹乡"美誉。盛产白笋干、仙岩茶、香菇、锥栗等农特产品,锦屏仙岩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为皇室贡品,民国时期还作为茶中珍品出口到英国、苏联等地。岭腰乡境内有翡翠锦屏3A级国家风景区、全县最高峰香炉尖等著名景点。 基本概况
境内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锡、石灰石、钨、铀[y óu]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景优美,有千年杉木王、冬暖夏凉的古银矿170洞18坑、百年古茶树,虎头际瀑布、千手观音柳、夕阳杜鹃、天池龙井、官印潭、松林岛 ,有全县最高海拔1579米的香炉尖和黄巢起义的古战场遗址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闻名遐迩,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岭腰属亚热带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8.6℃,年平均气温17.9℃。 岭腰乡自1998年建乡以来,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建边贸走廊、做资源文章、扩特色基地、创高效体制"的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科技兴乡为先导,以入闽工业园区为依托,着力培育竹、茶、烟、锥等特色产业,致力打造诚信岭腰,开放岭腰、边贸岭腰、和谐岭腰,兴起把岭腰建成极具吸纳力和扩张力的"金色腹地"。乡村工业蓬勃兴起,入闽工业小区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以竹木制品、矿产开发、小水电开发为主的大小企业50余家。边贸墟市十分活跃,边界治安稳定,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岭腰是闽北竹乡,是边界贸易重地,生态旅游胜地。
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