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鉴

明朝时期的官吏
陈鉴,字贞明,高安人,号方庵、芳庵、心远楼,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天顺元年(1457年)与高闰出使朝鲜,与朝鲜大臣有唱和,集成《丁丑皇华集》。官至国子监祭酒。著有《介庵集》,今不传。

历史背景

宣德二年进士。授职行人。正统中,升为御史。陈鉴出按顺天。言京师风俗浇漓,原因有五:一,事佛过甚;二,营丧破家;三,服食靡丽;四,优倡为[];五,博塞成风。章下礼部,格不行。
改按为贵州。当时麓川酋思任发子思机发逃往孟养,屡次上书求免罪通贡。明朝不许,再次大举远征,兵连不解。云南、贵州军民疲敝。苗人乘机煽动,闽、浙间盗贼大起。举朝皆知其不可,惩刘球祸,无敢谏者。正统十四年正月,陈鉴抗疏言贼酋远遁,已经不为边患,应该专门责成云南守臣寻机剿灭,无远劳禁旅。王振大怒,欲困之,改陈鉴为云南参议,派他去腾冲招贼。复摭陈鉴为巡按时曾经请改四川播州宣慰司归贵州管辖,为陈鉴罪行,令兵部弹劾他,论死系狱。景泰帝登基,乃得赦。寻授河南参议。致仕归,卒。

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