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学宫

南宋绍兴十年建造的建筑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也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3]

发展历史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距今已有876年的历史。现存总面积2002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的最大规模府、县级孔庙,仅小于山东曲阜孔庙位居第二位,在同类古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华南地区则可称冠。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唯一官学,学宫肩负着培育科举人才的重任。揭阳学宫自宋至清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为揭阳赢得“文化之乡”美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由于历史上的兵[xiǎn]天灾,文革期间的拆毁、改建,使揭阳学宫整体呈现破旧、局部濒危状态。
揭阳学宫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