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治-抖音百科
王思治(1929年8月生),男,汉族,四川自贡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人物生平
王思治,1929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汉族。1949年考入华西大学哲史系,1952年转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从徐中舒、缪钺、蒙文通等著名学者。195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1989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讲学与交流。1996年至1998年,被聘为香港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1999年8月退休。2005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东方史学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明清论丛》编委,参与国家清史编纂[zuǎn]委员会学术工作。2012年3月13日14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研究领域
王思治先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先秦两汉史的研究工作,两汉社会性质问题是其研究重点。他积极参与讨论“古代史分期问题”,提出了两汉奴隶社会说和魏晋封建论,其论文在当时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进入70年代后,王思治先生将研究重点转向清代历史,对清前期历史地位的评价、清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皇位继承制度、宗族制度、明清战争、承德避暑山庄、国家统一问题、明清文字狱、乾隆后期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代中俄关系、两淮盐商的盛衰、历史人物评价等诸多重要问题上,都 有精深的研究和讨论,建树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