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

以角膜扩张变薄并呈锥形突出为特征的眼病
圆锥角膜(keratoconus),[1]是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扩张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出为特征的一种眼病。截至2019年,圆锥角膜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在0.05%~0.23%之间,亚洲圆锥角膜的男女发病比例为0.9~2.5∶1,男性患者发病较早且进展较快。[2]
圆锥角膜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为多种因素所致,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慢性角膜上皮损伤等。[5]圆锥角膜按圆锥的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两种形态。[6]该病常起病于10~25岁之间,[3]主要症状为早期单眼或双眼出现近视和散光,早期圆锥角膜的临床体征不明显,完成期圆锥角膜具有典型的临床体征。[2]全球学者采用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测量仪、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有助于圆锥角膜的早期识别及诊断。[4]
圆锥角膜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可以佩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当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其方法包括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移植术等。[2]

病因

圆锥角膜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为多种因素所致,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慢性角膜上皮损伤等,其基质中某些胶原纤维和金属蛋白酶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发病的原因之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