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快懂百科
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洛阳中医药学校平乐校区),创建于1988年,是由平乐正骨第六代传人、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的发起人郭宗正组织业内人士共同组建的。十几年来,学校为全国各地培养了1600多名正骨专业人员,其中有些学生已成为当地的正骨专家和学术权威。截至2019年,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开设了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和康复技术四个专业,学制为3年制。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在郑州中医骨伤医院实习。应届中专毕业生可以参加对口升学或单独招生考试,获取大学本、专科学历。[1] 简介
学校教学以平乐正骨为特色,结合现代骨伤科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制三年,其中理论教学二年,医院实习一年。毕业后发给大中专文凭,(即参加全国成人高招合格者,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在校未参加成人高招者发中专文凭)。学校开设课程有:,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骨伤科基础,上肢损伤,下肢损伤,躯干损伤,创伤急救,骨科手术学,X光诊断学,按摩针灸等二十余门课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兼职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级占20余名,临床经验与授课技能兼优。90岁高龄校长郭宗正耳聪目明,捷步健谈,每周亲自授课4节-6节, 讲授平乐正骨手法和用药以及自己六十余年的临床经验。 该校是全国创立最早的正骨专业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学校阅览室资料丰富,专业书籍全面。电教室定期播放专业录像,以配合课堂教学,并有大量的教学模型和挂图供同学们使用。学校设有附属医院,同学们可直接操作实习,X光,化验,查房,治疗等各项医疗工作。学校实行公寓化管理,校内有食堂,商店等辅助设施为学生服务。管理严格奖罚分明,注意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老师与同学朝夕相处,对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随时解决。在长期的相处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校对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老师以自身的行动对同学们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现代正骨医生。所以本校毕业的学生受到各用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如已经毕业学生:周连道,浙江瑞安云周乡卫生院,白理智、陕西白水骨科医院;赵建东、济源卫校;马建杰、鹿邑县高武镇医院;曹品刚、上街康华骨科医院,孙继红、商丘县李口医院;连海珍、沁阳卫校;吴晋、浙江慈溪县逍林镇卫生院,韩保华、太康县朱口镇医院,刘文胜、方成县城关医院,蔡亦东、广东汕头亦东骨科诊所,姚欣胜、广东潮阳欣胜骨科诊所,他们在全国骨科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以及在当地都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全国中医正骨界80%都是平乐正骨的弟子,如邵汉龄主任、王培栋主任、赵东社主任、康然中主任、王宏坤主任、权步伍主任等等都是郭老校长60年代的高材生,如今都是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学科代表人,在国内外骨科界都有极大影响。随着现代工业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的迅速发展,创伤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加之全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的骨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因此骨伤专业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平乐正骨学校将以发展祖国传统正骨医学为已任,为全国各地培养高素质的骨伤专业人才。愿越来越多的学子来该校学习,不断发扬平乐正骨,为祖国医学创造美好的明天。 1957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孟津县平乐村建立了洛阳专区正骨医院。1958年,国家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决定在洛阳专区正骨医院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旨在培养高层次专门中医正骨人才,传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学院自1958年建立到1962年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停办,4年时间招收了7个班,培养平乐中医正骨人才专科137名、本科98名。这些学生毕业后散布于30个省(市、区),后大都成为当地或国家正骨名医、专家、教授和骨伤科骨干。1959年在平乐成立了河南省平乐正骨研究所。1988年,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中的最长者郭宗正,看到平乐郭氏正骨不断被扭曲和后继乏人,不顾年逾古稀之高龄,依然成立了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此举受到了省、市、县各级医疗、教育部门的关注、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