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等公爵,在明朝时期曾出现过这一封号,共有三个人获得此项殊荣[1]。
历史人物
陈珪
陈珪(1335—1419),出生于泰州,明朝初期,跟随大将军徐达平定中原,被授予龙虎卫百户职务,后来改为燕山中护卫[2]。他曾作为燕王朱棣的先锋出塞作战,晋升为副千户。在靖难之役期间,陈珪追随燕王朱棣起兵,累积功劳升至指挥同知,并协助世子留守。多次提升后成为都督佥事,被封为泰宁侯,享有千二百石俸禄。他还继续负责世子的守护工作。永乐四年,陈珪负责建造北京宫殿,规划有序,受到高度赞扬。永乐八年,皇帝北伐时,陈珪与驸马都尉袁容一同辅助赵王留守北京。永乐十五年,皇帝下令铸造缮工印交给陈珪,并设立官员属吏,同时管理行在后府事务。永乐十七年四月,陈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靖国公,谥号忠襄。 黄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