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彬

原国民党第十四兵团中将司令
钟彬(1900年7月—1949年),男,字中兵,号中兴、炽昌,广东兴宁人,原国民党第十四兵团中将司令。[1][2][3]
钟彬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凭借家中三亩薄田的收入及伯父的资助,钟彬在龙田乡高等小学及兴宁县立中学完成了学业。1924年,他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一队,并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9月,钟彬考入陆军大学第九期正规班。1933年初,钟彬调任第八十七师第二百六十一旅第五百二十二团上校团长,与旅长宋希濂共事,两人合作无间,钟彬逐渐成为宋希濂不可或缺的助手,并多次获得其保荐与提拔。1942年1月,钟彬升任中将军长,隶属于第11集团军。[3]1944年,他率部参与了云南龙陵腾冲战役,与驻印盟军协同作战,成功打通滇缅国防公路,重创日军精锐部队。[1]该战结束后,钟彬撰写了《龙陵会战史》一书。[2]1949年9月,钟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之后,钟彬被押至北京景山学习改造,在劳动期间乘隙跳崖身亡。[1][3]
1945年5月25日,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782号宣布,钟彬在龙陵血战中与日军激战五个月,终获胜利,立下战功,被特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成为该勋章第139位获得者。[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