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溪镇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下辖镇
虹溪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相邻,西接五山乡、北接新哨镇,南与巡检镇接壤。虹溪镇是远近闻名的“烤烟之乡”,被誉为“滇南一绝”的白龙洞也位于此处,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游客商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常住人口33959人[1](2020年)。

镇情简介

虹溪镇位于东经103°09′,北纬24°9′,距弥勒市区40公里,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06亩,全镇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沟渠交错纵横。最高海拔为1974米,最低海拔为102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0.1℃,年平均降雨量为800-950毫米,是烤烟种植的绝佳区域。全镇辖虹溪、啥咩、招北、密纳、白云、刘家、文笔、太和、新桥等9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33959人[1](2020年),人均占有耕地0.87亩。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坝区,人口密度达336.5人/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彝、傣等民族。[2]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律高县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属广西路。元、明时,出现十八寨。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设部、推之官,沿用明制直属云南省军事指挥机构。清康熙七年(1668年),撤守御所,置伍官之制,属弥勒。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区公所,虹溪属二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二区改为设虹溪、复兴(巡检司)两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27日,解放虹溪;同年3月1日,成立解放委员会;同年8月2日,撤销;同年8月10日,成立弥勒县第二区。1958年10月,成立虹溪公社。1962年10月,恢复虹溪区建制。1963年10月,虹溪、五山合并为虹溪公社。1984年4月,改虹溪公社为虹溪区。1987年,由虹溪区改为虹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