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
乐黛云(1931年1月-2024年7月27日),女,汉族,出生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离休干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主要奠基人。[1][2][3]
1948年11月,乐黛云参加革命工作。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1952年,乐黛云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秘书。[1][2]1957年,乐黛云被安排“下乡”。[2]1962年底,乐黛云返回北京大学被派到资料室注释古书。[2][4]20世纪70年代后期,乐黛云承担北京大学留学生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工作。[2]1981年,乐黛云主持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她还先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5][3][6]2001年,乐黛云离休。[6]2006年,乐黛云获得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4年7月27日,乐黛云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7][8]
乐黛云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培养出了王达敏程巍、王宇根、张辉等一大批在中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专家。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等作品,曾获文学评论优秀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世纪二千名世界杰出学者银质奖章等。[9][5][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