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河-抖音百科
长江水系洞庭湖区黄盖湖支流渊潭河上游段
长安河位于湖南省临湘市,系源潭河上游,发源于横铺乡坪头村八房冲,因流经县城长安而得名。1987年初,县委、县政府作出根治长安河的决定,对长安河南接107国道,北至拦河水坝,计2000米地段进行彻底治理,同时拓宽加固长安桥。是年6月完成工程设计,次年8月动工,1989年6月竣工(2005年后对107国道以南至白云湖段河道进行了治理)。 历史
长安河发源于五尖山南麓横铺乡坪头村的八房冲,自南向北注入黄盖湖,汇于长江。流域范围涵盖临湘市中、北部九个乡镇。从远古迄今,长安河流域的人们辛勤地开发和经营这片土地,使之逐渐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特别是自公元1930年以来,临湘县治由偏处一隅的陆城迁来长安,长安河流域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凭着其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逐渐成为临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窥一斑而见全豹,长安河流域的兴衰荣辱,流域人民的奋斗历史,可以说是整个临湘沧桑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代史
长安河流域地处长江南岸,属北亚热带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在长期的农耕经济时代,流域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地势南高北低,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湖洲,且支流众多,水系纵横,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热土上生生息息,开发经营,他们垦荒造地,植树造林,打猎捕鱼。在相对和平的年月,流域的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里有大片肥沃的田地,苍莽的山林以及发达的渔业和水运业,人们种山种水,自给自足,承受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享受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长安河流域因此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