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鹤壁集镇地处北纬35°.17ˊ~36°,东经114°0ˊ~114°09ˊ之间,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鹤壁市西北部。鹤壁集镇西北、北部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东北、东部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为邻。境域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4.5公里,总面积73.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万亩。全镇总人口54704人(2018年户籍人口)。镇政府所在地鹤壁集为千年古镇,南距鹤壁市区35公里,东距汤阴县城23公里,西距林州市55公里,北距安阳市区27公里,距省会郑州230公里。乡政府驻鹤壁集鹤山路南侧与电信局隔路相望,距鹤山区政府驻地2公里。鹤壁集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历史沿革
鹤壁地名最早见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鹤壁村。金代鹤壁为相州彰德府“五镇”之一。清代属汤阴县,设鹤壁社。民国设区,先后隶属河南省河北道和河南省第三督察专员公署汤阴县。1945年属中共领导的安汤县。1946年安汤分治后属汤阴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为中共汤阴县党政领导机关驻地。1947年2月改称汤阴县第一区。1950年又改为第二区。1953年改为鹤壁集乡。1956年从汤阴县划出,鹤壁矿区办事处鹤壁镇,隶属安阳专员公署。自1957年建市至1958年,为市领导机关驻地。1958年建陈家庄人民公社。1960年陈家庄人民公社与吕寨人民公社合并为鹤山煤矿人民公社。其下属行政村称生产大队。1961年政社分治,鹤山人民公社划出城市辖区成立鹤山区,农村部分组成陈家庄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18日,成立陈家庄公社,先后改称红卫公社、鹤壁集公社、鹤壁集乡、鹤壁集镇。公社成立之初,为直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