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姑娘的形象不仅出现在俄罗斯民间仪式中,在俄罗斯的口头文学创作中也以民间童话中提到的:“用雪堆造,并且复活”的形象呈现。她被描绘为冰雪与春天之女儿,故事里她喜欢上了一名牧羊人,但作为冰雪的化身她又不懂情为何物。雪姑娘的母亲同情她的处境于是给予了她这个能力,当雪姑娘堕入爱河之时她的内心越发温暖,但同时她的身体因此熔化而消失了。俄国民俗学家亚历山大·阿法纳西耶夫(А. Н. Афанасьев)曾对有关雪姑娘的童话进行研究,并在他的作品《对自然界的斯拉夫文学观》(Поэтические воззрения славян на природу,1876年)中的第二卷 进行了分析。雪姑娘的故事类型属于Aarne–Thompson 703型“雪姑娘”,与1362型“雪孩子”的故事相似,其中奇怪的起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衍生作品
后来,俄国剧作家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А. Н. Островский)受阿法纳西耶夫思想的影响创作了剧本《雪姑娘》,由柴可夫斯基配乐于1873年公演。剧本中,雪姑娘是以雪老人和春天的女儿的身份出现的。不幸的是雪姑娘在夏天对丰收神雅利洛(Ярило)的敬拜仪式上死去。雪姑娘的造型被描绘得清纯秀美,描述中她具有苍白而令人怜悯 的面庞,雪白的头发。她总是穿着白蓝相间并以毛皮镶边的斗蓬(皮大衣、毛皮帽子、手套)。但是起初该剧本并没有被观众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