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章-抖音百科
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fǔ]﹑黻[fú]称下六章。 记载
《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汉郑玄注:“《书》曰: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孙诒让正义:“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於衣也; 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zhì]以为绣,施之於裳也。”清恽敬《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轩辕,著於有 虞,垂於 夏 殷,详於有 周,盖二千有馀年。”鲁迅《致国务 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 服饰纹样
奴隶社会的服饰纹样是奴隶制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方面,纹样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最重要的纹样为国王衮服上面的 十二章,十二章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段话原来没有标点,如果断句不同,就可引出不同的解析。前汉时按孔安国的解析是:日、月、星辰为三辰,与山、龙、华(草华)、虫(雉)以五采画于衣服旌旗。藻、水草有纹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已相背。综合起来,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上得兼下,下不得兼上。他把粉和米分列为二章,不列入宗彝,如再把华与虫分为二章,合起来就成为十三章而不是十二章了, 这是他说得不明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