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战役

1941年苏联与德国在基辅发生的会战
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7月7日发生于乌克兰的一场大型包围战,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它作为巴巴罗萨作战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苏联历史中它被称为基辅防御战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2][4]
基辅战役是德军在取得边境地区战斗胜利后发起,目标是围歼苏军当时最大的重兵集团——西南方面军,夺取具有重大战争经济价值的乌克兰,取得进攻高加索油田的前进基地,彻底消除苏联空军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5]战役空前惨烈,9月20日,基辅城被德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德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苏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试图协助被困苏军突围,但均被德军击退;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 65万人被俘,仅部分军队得以分成小群向东突围,共有2万官兵最后得以突出德军重围。[4][6]这场战役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纳粹德国闪电战的巅峰之作,在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里,德军部队把长途奔袭、深远突击、分割包围歼灭的战法发挥地淋漓尽致,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可以说是几乎被整建制地消灭,对于苏联红军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失败。[7]

战役背景

地理位置
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杰斯纳河第聂伯河的交汇处。第聂伯河由北向南弯曲注入黑海,与其上游的支流杰斯纳河构成了一个大S形。德军计划目标是夺取基辅,并在一巨大的舌形地区中,将布琼尼元帅的苏西南集团军群围歼。这一个舌形地区北起杰斯纳河北岸的图比齐夫斯克,南达第聂伯河河湾的克里门巧格,西以基辅为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