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桐

明代通州海门籍大臣
崔桐(1478-1556),字来凤,号东洲。明成化十四年(1478),生于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余东镇殷忠村,明正德十一年进士(探花)。官拜翰林院编修、太仆寺少卿、礼部右侍郎、督学副使、福建参政、浙江副使、辰[yuán]兵备等。

正文

崔桐(1478-1556)字来凤,号东州(又作东洲)。通州海门县(今江苏海门)人。生于明成化十五年,九岁便跟随父亲游南雍,常常出语惊人。祭酒徐琼称他为奇童。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为第一甲第三名,授编修。在翰林院与张邦奇齐名。武宗南巡,崔桐连章谏留,诏跪午门外一连五日,并受廷杖夺俸,遂名闻天下。世宗即位,“大礼”议起,又与杨慎等切谏,再遭廷杖并被逮入诏狱,降为湖广参议,提调武当山,累提升为国子监祭酒,终礼部右侍郎。曾自我评价:“奉职太愚,自处太高,操持太执,语言太直。”桐著有《东洲集》二十卷,《东州续集》十卷,(《四库总目》、《明史艺文志》作《东洲集》四十卷,无续集)行于世。[1]

人物生平

崔桐一家世代为官,曾祖父[huáng]是余东场的万户侯。祖父崔润做过湖广、郴州同知。父亲崔昆系翰林苑编修成化二年(1466)任过浙江天台县丞。崔桐子崔有继恩荫入监,任钱塘知县。崔家治家极严,崔桐天资聪颖,年轻时即以“奇童”闻名乡里。九岁,他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明正德十一年(1516),他参加乡试获第一名。次年(1517),殿试又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时年三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