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麒麟

革命先烈、原闽浙边委书记
张麒麟,江西横峰人。1927年12月,张麒麟参加方志敏领导弋阳、横峰农民暴动。[1]1930年,张麒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通信排长。[1]历任浙、闽、赣、皖张麒麟任连政治指导员、中共浦县委书记、任中共闽浙边委书记等。后因叛徒出卖,在遂昌县关川乡山井村被敌军包围,掩护突围时壮烈牺牲。遗骨安葬在龙泉县革命烈陵园。

人物介绍

张麒麟(1912-1942)又名张潮,1912年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岭阳镇杨家村一个农民家庭。横峰是赣东北地区土地革命的策源地,早在1925年间,著名共产党人方志敏、黄道等就在这一带开展过革命活动,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种子。[2]
1927年12月,张麒麟参加了儿童团。1930年,加入了在赣东北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因作战十分勇敢,完成任务较好,当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通信排长。不久,随红十军奉调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等地区先后被日军侵占。1934年,中共中央决定以方志敏为首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同年5月,北上抗日先遣队由江西瑞金出发,经过福建浙江、江西东北部,向北进发。1935年1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黄山脚下谭家桥附近,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拦阻和袭击。张麒麟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五十五团七营的教导员,他和张云龙等一起率领千余名抗日先遣队员冒死突围出来,到达了闽北革命根据地,在当地休整了一个时期后,被编入刘英、粟裕领导的挺进师,继续在闽浙边区龙泉、浦城、崇安等地坚持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21日,张麒麟率领的部队,消灭了驻扎在龙泉八都地方的国民党保安团一部。[2]
3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部队,向红军驻地歪头压来。敌人共有300多人,而红军却只有80多人。国民党企图以优势兵力消灭红军。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张麒麟十分镇定地指挥着部队,分成三组埋伏在山上。敌人刚到山脚,脚跟还未立稳,红军就居高临下,一阵手榴弹,炸得敌人人仰马翻。这次战斗,击毙了敌人的1个排长、1个班长和4个士兵,俘虏4人,缴获了长短枪40余支。这一胜利鼓舞了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