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轰炸机

二战美国研发的战略轰炸机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B-29 Superfortress),通常被称为“B-29超级空中堡垒”,是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一款四发动机重型螺旋桨轰炸机(在B-36轰炸机服役后调整为中型)。作为美国陆军航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中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它主要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与远程轰炸任务。该机集成了包括座舱增压、前三点式起落架、高翼载以及遥控机枪炮塔在内的多项当时尖端技术,其技术先进性与战略价值使其被誉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之一。B-29是二战期间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其命名延续了先前著名的B-17飞行堡垒战略轰炸机。[1][2][3][4]
B-29轰炸机由美国波音公司(Boeing)于1940年开始研制,1942年9月21日首飞,1943年服役,1945年8月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二战后在美国空军继续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朝鲜战争,19个不同的变种型号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气象侦察、空中加油和作为超音速飞机研究的实验台),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部退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B-29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音Model 316方案,该方案从1934年的XB-15发展而来,与XB-15 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将下单翼布局改为上单翼布局,并采用 先进的前三点起落架。鉴于XB-15 的动力严重不足,Model 316计划采用尚在设计阶段的四具2,000马力的赖特双旋风十八缸气冷星型发动机,军用型号B-20,但后被军方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