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敏郎

黛敏郎
黛敏郎(日语:まゆずみとしろう,1929年2月20日 - 1997年4月10日),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日本作曲家。日本战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界代表人物。黛敏郎在东京艺术大学担任讲师时培育了很多年轻作曲家。在他的身后所留下的,却不仅仅是他在作曲或音乐方面的成就与影响。[1]

人物经历

早慧的音乐天才

黛敏郎1929年2月20日出生于横滨。家庭富裕,父亲是山下汽船会社横滨支店的店长,虽然不特别喜欢音乐,但是家中有风琴。母亲稍微会弹一点筝。黛氏很具音乐天分,也可以说在音乐方面是早慧的神童。十岁时他随镝木学了三、四年的钢琴,后进入横滨栗田谷小学校、县立第一中学校学习,加入了那里的合唱团与口琴乐队。他具有创作才能,在随中村太郎大约学习了仅仅半年的和声学与音乐理论后,不过十四岁的他,就创作了二、三十首钢琴曲、歌曲、室内乐等。
1945年,他进入了东京音乐学校(今天的东京艺大)作曲科。日本语把教课写成汉字“授业”,而把用功,学习写成汉字“勉强”。黛氏氏在大学里接受的教育还真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授业,那是因为空袭激烈无法集体上课,便依个人要求和兴趣,单独地去找业师请求授业,单练。黛氏就这样向桥本国彦学习作曲法、向池内友次郎学习和声学、对位法、向伊福部昭学管弦乐法、此外还学习了钢琴和指挥法。不过,他的学习是努力用功的,一点也不“勉强”。他的毕业作品《为10件乐器演奏的嬉游曲》获得好评。“由其神妙轻巧的感觉带出了战后派登场的印象”。在本科三年时,进入爵士乐队,弹了大约一年的爵士钢琴,这一体验在感性上给予他的音乐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