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喜剧通常指的是英国戏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四部喜剧作品,分别为《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1][2] 四大喜剧中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3])创作于1596~1597年间,是莎士比亚早期重要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1]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朋友情谊而帮助巴萨尼奥求娶鲍西亚小姐,并与犹太商人夏洛克签订“一磅肉”合约。中途生意出现意外,安东尼奥无法偿还借款而被告上法庭,鲍西亚扮成律师帮助他化险为夷的故事。[4]该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1][5]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6])创作于1595~1596年间,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女孩赫米娅因不满包办婚姻,选择与情郎拉山德私奔,与此同时赫米娅父亲为她指定的对象狄米特律斯及他的爱慕者海丽娜也一同逃走,四人闯入城外的一片森林而上演了“乱点鸳鸯谱”的魔幻爱情故事。剧中又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7]该剧本整体格调轻松,展现了当时英格兰的节庆“盛况”。[1][8][9]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10])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著名喜剧。剧名《皆大欢喜》表明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1][11]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12])创作于1600~1602年间,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描述了西巴斯辛和薇奥拉是相貌相同的孪生兄妹,在一次海上航行途中不幸遇难,他们俩各自侥幸脱险,并流落到伊利里亚发生的故事。[1][13]该剧本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