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钖

中国相声艺人
李德[yáng],原名李佩亭,1881年出生,北京人,相声艺人,时人誉之为“相声大王”,与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等七位“德”字辈相声艺人并称“相声八德”,艺名“万人迷”。代表作品有《大审案》《耍猴儿》《交租子》等。[1][2][3][4]
李德钖自幼随父李广义学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拜师恩绪(即恩培),开始学相声,以“小孩哏”在观众中博得好评。后又拜徐有禄为师,并向桂先生学习文字游戏类的段子。[1][3]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李德钖在天桥市场爽心园前边撂地演出,后进入四海升平等杂耍园子演出,渐渐红遍京城。光绪三十二年,肃亲王善耆任九门提督后,下令禁止相声演出,李德钖流浪到保定等地献艺。[3]同年,他从保定将代拉的师弟张麻子(德泉)带到天津,先在西头三角地、北开、三不管等处撂地,后在北门西宝和轩茶楼登台。[5]宣统二年(1910年)善耆离任后,李德钖回到北京。[3]进入民国后,李德钖与张麻子长期在北京石头胡同四海升平为台柱。[5]张麻子病逝后,李德钖改约马德禄周德山等为其捧哏,在京、津、鲁、豫等地与其他曲艺和杂技演员演出,奠定了相声的“倒二”地位。[1]李广义去世后,李德钖与马德禄搭伴由京城到天津定居,承袭了“万人迷”的名号。[2]1920年前后,李德钖到济南趵突泉畔望鹤亭茶社表演单口相声,推动相声跨地域传播。[2]民国十二年起,李德钖选中新进艺人张寿臣为搭档,互为捧逗,并向其传授技艺。[5][1]1926年夏,李德钖独自到奉天(今辽宁沈阳)说单口相声,同年冬在奉天小河沿病逝。[6][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德钖出生于1881年,北京人,自幼在北京随父亲李广义学说相声及演唱杂曲。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李德钖拜相声名艺人恩绪为师,艺名“小万人迷”,在天桥水心亭说相声,以“小孩哏”在听众中享有声誉。[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