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钖-抖音百科
原名李佩亭,艺名万人迷。北京人。时人誉之为“相声大王”,与其他七位“德”字辈著名相声艺人并称“相声八德”。作品有《老老年》《对对子》《哭当票》《十八愁绕口令》。[1] 个人经历
幼年从祖父万人迷李广义学说相声,人称“小万人迷”,祖父逝世后承艺名为“万人迷”。万人迷幼年时擅演《铃铛谱》、《反七口》、《学四像》、《学四省》等节目,在艺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十岁时拜恩绪(后改名恩培)为师,在天桥水心亭说相声,以“小孩哏”在听众中享有声誉。十五岁拜徐有禄为师,专攻单口表演,技艺日进,后拜桂祯(艺名富有根)为师,精研文字游戏类段子,技艺更趋丰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在天桥市场爽心园前边撂地演出,后进入四海升平等杂耍园子演出,逐渐在京城声名鹊起。光绪三十二年肃亲王善耆[shàn qí]任九门提督后,下令禁止相声演出,李德钖流浪到保定等地献艺。清宣统二年(1910)善耆离任后才回到北京[3]。民国初年,李德钖在北京石头胡同四海升平茶社演出时,京剧名家杨小楼、龚云甫等,常来听其单口相声。李有四句定场诗自赞说:“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jiǎ fú xī],由清末迨[dài]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 据相声界前辈张寿臣先生忆述,袁世凯在妄图称帝之际,曾邀相声名家李德钖至其府邸献艺。李德钖表演了一出以孔子陈蔡绝粮为蓝本,巧妙融入日常生活元素的相声《吃元宵》。然而,袁世凯闻及“元宵”二字,因谐音“袁消”,误以为是对其不吉之兆,于是以诽谤国家元首之名,对李德钖施以重罚,并逐出新华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