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魟

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
赤魟(Dasyatis akajei,学名:Dasyatis akajei),又名赤土魟、红[fáng]、黄貂鱼,是软骨鱼纲燕𫚉目魟科魟属的一种鱼类。赤魟生活于海洋中,属于暖温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近海泥沙质的海底。赤魟的体盘亚圆形,体盘长为体盘宽的1.2倍,大者可达1米,重2-3千克。赤魟的体色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腹面为白色,边缘为橙黄色。吻部较短,稍突出,眼睛较小。口底具有5个孔突,其中中间3个较大。赤魟的牙齿细小,呈平扁状。
赤魟的成鱼体背面正中至尾刺具有一纵行刺状物,尾上刺较大,呈尖长状,眼后有小刺群。腹鳍后缘平直,前、后角钝圆。尾鳍细长,为体盘长的2.7倍,下方均覆盖有皮膜。赤魟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每胎可产仔10尾。
赤魟的分布范围包括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各海区。在中国沿海地区,赤魟的分布范围较广,包括东海南海以及广西南宁和龙州淡水域。赤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近危物种。

物种简介

赤魟(Dasyatis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国鱼类学家及生理学教授米勒(JohannesPeterMüller,1801-1858)与德国医生、病理学家及解剖学家亨勒(FriedrichGustavJakobHenle,1809-1885),在《横嘴属的系统描述(SystematischeBeschreibungderPlagiostomen)》中,根据采自日本西南沿海的个体,以赤三角魟(Trygonakajei)之学名首次被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