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

中国传统节日
人日,又称为“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七元节”等,时间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1][2]
相传人日节起源于远古时期,女娲创世之初,前六天分别造出鸡、狗、猪、羊、牛、马,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旧俗即以正月初七为人日,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起源于古代的占卜活动,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唐朝时发展至鼎峰,明清时由于统治者的集权政治日益恶化,逐渐淡出视野。时至今日,在中国民间还有一些人日节的风俗在流传。[3][4]
人日节具有吃七菜羹、吃面条、食寿包、戴华胜、登高赋诗、出游踏青、拜神、驱鬼除秽等多项礼俗内容,它把人放在节日的主体位置,是人们对人自身的重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人珍视人生、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昭示生活中有追求生命价值永恒的意识。[4][5][6]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