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宪

中国唐朝诗人
宋若宪(?-835),字不详,贝州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人,宋氏五姐妹之四。父亲宋庭芬,世为儒学。宋若宪及其四姐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荀都很聪明,父亲教给她们学习经史和诗赋。五姐妹都能书写文章,尤其宋若莘、宋若昭的文章清丽淡雅,不追时尚。她们对父母表示,这辈子不嫁人,愿以学问使父母扬名。
贞元四年(788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宋氏五姐妹。唐德宗将她们召入宫内,加试诗赋,并考问经史大义,深为赞叹。唐德宗能作诗,每次与侍臣作诗唱和,都要宋氏姊妹出席,唐德宗钦佩她们卓尔不群的气节,不以宫女妾侍对待,称呼她们为学士、先生。她们的父亲宋庭芬因此而授官,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敕赐高级宅第,有俸料。
宝历初年(825年),宋若昭去世后,唐敬宗又命宋若宪代管宫籍。宋若宪排行第四,她不但善文章,有论议奏对的才能,因在唐敬宗后,又深受唐文宗的重视。太和年间,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当政,委信郑注李训,郑注、李训讨厌宰相李宗闵李德裕,说李宗闵为吏部侍郎时,令沈驸马贿赂宋若宪,求为宰相。文宗大怒,贬李宗闵为潮州司户,驸马为柳州司马,幽禁若宪在宫外宅第,赐死。若伦、若荀早卒。

人物简介

其父宋廷[fēn],为初唐诗人宋之问后裔,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莘诲诸妹若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