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下辖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2°26′59″至22°51′49″,东经113°45′44″至114°34′21″,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接罗湖区,东连大鹏新区,北邻龙岗区与坪山区,南与香港新界山水相接,沙头角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3]截至2024年,盐田区辖区面积74.75平方公里,[3]常住人口21.69万人,[6]盐田区有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4个街道办事处和中英街管理局,分辖19个社区。[13] 盐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4]盐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代,此地为百越部族聚居之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盐田区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清康熙八年,盐田区域归属城乡第七都范围。1924—1932年,盐田区域内有沙头角、盐田2个小乡;1933年,整合为东和乡,这是盐田区域第一个统一全区域的建制设置。1949年10月东和乡解放后,盐田由惠阳县接管;1950年4月重归宝安县。1951年,区域内分为沙头角乡、盐田乡;1979年3月,盐田区域属罗湖区。1980年6月,盐田从罗湖区分出,成立沙头角区;1982年1月,罗湖行政区设立,管辖经济特区的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也受其管辖;1997年10月,经国务院 批复,从罗湖区分出沙头角镇和梅沙、盐田2个行政街道,成立盐田区,为深圳市辖的6个行政区之一。2002年6月,盐田区撤销沙头角镇,分设为沙头角和海山两个街道。2014年12月16日,中英街管理局成立。[14] 2024年,盐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441.8%;第二产业增加值102.64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540.54亿元,增长5.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98万元,增长3.6%。[6]盐田是村落文化丰富多样的区域,历史上几次移民潮孕育了广府、客家、疍家等文化。[15]截至2022年,盐田区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6]盐田区代表性的景点有东部华侨城、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中英街等。[9][10][11] 名称由来
盐田地区在宋代时是叠福盐场的一个盐灶,为其下属重要产盐地。宋开宝四年(971年),朝廷设官富盐场(位于今香港九龙,包含盐田、叠福分场)。清代初年,官府已在盐田村设有“盐田汛”,“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 此后至康熙年间(1662-1722年),修撰的《新安县志》中,已明确记载“盐田墟”“盐田村”“盐田迳”等地名。1816年的《广东全省舆图》同样标记有“盐田”地名,其位置位于“叠福”西侧。1997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盐田区成立,名称沿用至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