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江

东海独流入海河流钱塘江的支流
浦阳江,又称浣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钱塘江支流。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3452平方公里。发源于浦江县西部岭脚,东流经花桥入通济桥水库,再东流经浦江县城至黄宅折东北流至白马桥入安华水库,在诸暨安华镇右纳大陈江,续东北流至盛家,右纳开化江,北流经诸暨市城区,至下游1.5公里处的茅渚埠分为东西两江。主流西江西北流至石家(祝桥),左汇五泄溪,折北流经姚公埠,经江西湖上蔡至湄池与东江合流。东江自茅渚埠分流后至上沙滩会高湖斗门江,北流至大顾家,右纳枫桥江,经三江口至湄池,与西江会合。东、西江会合后,北流经萧山区尖山镇,左汇凰桐江,经临浦镇,出[]堰山,西北流至义桥镇,左纳永兴河,至闻堰小砾山,从右岸汇入钱塘江[1]
历史上,浦阳江曾经由临浦、麻溪经绍兴钱清,至三江入海。浦阳江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明朝之后筑坝强行将其上游导入钱塘江。[2]
浦阳江,洪涝灾害频繁,有“小黄河”之称,亦系浙江省4条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素有“浙江小黄河”之称,位于浙江省中部,东南三江之一。浦阳江曾是东南三大江之一,是古越西施浣纱沉鱼之江。[3][4]

形成变迁

浦阳江从浦江深袅山发源以后,其江名一以贯之,至今未变。浦阳江主干在浦江境内未见其他称呼,自南贯北流入诸暨以后,出现了青弋江、丰江、浣江、浣水、浣浦、浣渚、浣溪、越溪、浣纱溪、诸暨江等名称。进入萧山山阴(今属柯桥)区域以后,又出现了钱清江、西小江的称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