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盐池

二连盐池
二连盐池位于中蒙边境,距中国边境城市二连浩特市约12公里。这里中生代晚白垩纪地层发育完好,在河湖相间的砂、泥质沉积物中埋藏着丰富的恐龙等爬行动物化石,在亚洲乃至世界恐龙研究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成因

在距二连浩特市东北8公里处有一片盐湖,这就是“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为“二连盐池。”大约在六七千万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恐龙出没在这个绿色的大千世界中。后来,恐龙以及其它爬行动物都在地壳运动中葬入地下。浩瀚的水面由于气候干燥而逐渐蒸发,形成了今天的二连盐池

恐龙发掘历程

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的采集与发掘始于19世纪末期。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中亚考察团”在此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考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恐龙蛋化石,成为当时轰动全球的新闻,从此二连盐池便以“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载入世界古生物学史册。新中国成立后,又对该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考察,如1959年一1960年的中苏古生物考察,1987年一1990年的中加恐龙联合考察,1995年的中比联合考察发掘等,均取得了很大收获。特别是2000年的“中比”联合考察,在二连盐池发现了大面积的恐龙化石埋藏区,面积之大、化石之多是近百年少有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