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榜王朝(1752~1885)是雍籍牙在贡榜(今瑞波、瑞冒)建立的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称雍籍牙王朝或瑞波王朝。[1] 1752年,东吁王朝灭亡。同年,雍籍牙以贡榜为基地,多次击败孟族军队,他被拥戴为王。1753年攻占阿瓦,1756~1757年相继占领卑谬、达贡(今仰光)和白古,基本实现缅甸的统一。1758年,远征曼尼普尔。1760年,远征暹罗(今泰国)时病逝。孟驳继位(1763~1776年在位)后,于1764年再征暹罗,1767年攻占暹罗京城阿瑜陀耶。1783年孟云迁都阿摩罗补罗,并于1784年和180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社会调查。孟云当政时是雍籍牙王朝的黄金时代。孟既继位不久,英国发动第一次英缅战争,迫使缅甸割地赔款。1829年,孟既诏令编撰记载从远古至1754年的《琉璃宫史》。此书是缅甸最著名的标准史书之一。1852年,英国发动第二次侵缅战争,占领整个下缅甸。敏东继位后进行改革,力图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遏止英国侵略。1857年,将都城从阿罗补罗迁至曼德勒,同时大力弘扬佛教。但因王室内部矛盾重重,其改革收效甚微。19世纪末年,缅甸内忧外患在英国殖民侵略和干涉下,边境纠纷频仍,若干分离势力不断骚扰。1885年,英国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攻陷曼德勒,缅甸国王锡袍被俘,王朝灭亡,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 名称来源
1752年,东吁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摩诃陀摩耶沙底波蒂被孟族人所俘,延续了两年百年的东吁王朝灭亡。以雍籍牙(1714-1760年)为首领的缅族人反抗孟族统治,1752年9月,两次击退孟族将军达拉班的征讨。同年11月,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主动发起进攻,突破了孟族军队的围困。1752年底,基本控制了穆河和下钦敦江流域的广袤之地。雍籍牙顺理成章地成为缅族的领袖,正式自称“雍籍牙”(缅文是“胜利之王”的意思)。1753年6月,雍籍牙(1753-1760年在位)建王宫于瑞冒,建立起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因建都于贡榜,亦称“贡榜王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