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镇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辖镇
石湖镇隶属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位于涟水县东北部。东隔废黄河与滨海县大套乡、阜宁县羊寨镇相望;西与南禄办事处、唐集镇相连;南与唐集镇交界;北与响水县黄圩镇毗邻,地处滨、阜、响、涟四县交界,素有“鸡鸣闻四县”之称。镇政府驻石湖街,距县城41公里。[1]
明代,石湖是黄河营运的重要滨海码头,亦为海防重地。清乾隆八年(1743年)在此设都司衙门,常年驻军,称佃湖营。清末曾设佃湖镇。民国23年(1934年)建石湖乡,隶属第六区。1988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石湖果园为辖区,新建石湖镇。截至2007年,全镇辖5个村,2个居委会,1个果农场,4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30.1平方公里。石湖镇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海拔8.5米,最低点海拔仅2.9米,土质多系黏土。[1]截至2022年末,石湖镇地区生产总值108016万元,乡村户数11791户,乡村人口40334人。[2]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石湖镇上榜。2020年1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石湖镇为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3][4]

历史沿革

石湖系古地名,因附近为湖荡田,居者又多为佃户,故又通名佃湖。明代,这里是黄河营运的重要滨海码头,亦为海防重地。清乾隆八年(1743)在此设都司衙门,常年驻军,曾设过佃湖营,亦称湖营,管辖到东海边的陈港一带,清乾廷还在石湖建立“四大拗”,即东建“如来庙”,西建“齐天庙”,南建“龙王庙”,北建“大星观”,使石湖成为方圆百里的闹市,清末,曾设佃户镇。在清末民*国初期,佃湖镇上均是瓦房,街道上均铺上整齐的青石板,有高大的前家过街楼,有国民党要人顾祝同[民*国22年(1933)]创办的“江苏省立石湖乡村师范学校”做点缀,更有周围“四大拗”做衬托,石湖镇处于历史上鼎盛时期,在镇人口就有2万人,俗称苏北的“小上海”。民*国23年建石湖乡,隶属第六区。民*国28年日军侵占涟城后,涟水县国民政府退驻石湖。民*国29年10月八路军解放石湖后,这里曾是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初属黄营区,1957年撤区并乡后隶属唐集乡,1958年9月隶属唐集人民公社。1959年春成立石湖农艺场,1965年7月改为石湖果园。由于石湖地处两市、四县交界处,交通方便,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大集市贸易中心,工农业生产发达,多年一直是涟水县第三大税源,因此省政府于1988年5月批准以原石湖果园为辖区,新建石湖镇,实行镇带村体制,使石湖镇成为全省唯一的包含国营农场在内的建制镇。1988年末,全镇总面积8.3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1625户,63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