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俄语系-抖音百科
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863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俄文馆。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并且更名为译学馆,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有俄罗斯文学门。[1][2] 历史沿革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919年俄文学系成立,该系成为北京大学最早设立的14个教学系之一。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俄语语文学家张西曼教授参与了该系的筹建并在此任教。20年代中期,苏联作家特列季亚科夫、汉学家伊万诺夫等曾在该系讲授俄罗斯文学。1951年,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主持,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院校师资力量联合组建了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曹靖华、李毓[yù]珍(余振)、田宝 齐、王岷源、魏真(魏荒弩)、龚人放、张秋华等老一辈学者以其渊博的学识、精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学科体系建立、课程内容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学术研究领域等方面,为今天的俄语系奠定了基础。 1978年建立了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方向包括俄罗斯文学、俄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国情学、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