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

中国当代女作家、《青春之歌》作者
杨沫(1914年8月25日[1]—1995年12月11日[4]),原名杨成业,曾用名杨君茉、杨默,笔名杨君默、杨默,小慧等,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湘阴[1]中国当代女作家,[2]文学创作一级。[3]
13岁时,杨沫考入北京西山温泉女子中学,三年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先后从事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等工作。[1]1934年,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之后以笔名“小慧”陆续发表多篇揭露日军暴行的短篇小说、散文等。[11][12]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1937年12月,到冀中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先后任安国县妇救会主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长;1941年之后开始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在《挺进报》《黎明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任编辑,还曾担任《时代妇女》主编。1949年5月,任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1]1950年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1]1952年,调任中央电影局编剧,195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赢得声望和荣誉。[11]
1963年起,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1]1967年4月,《青春之歌》遭到大规模批判。1969年2月,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杨沫被揭露为“假党员”,被迫写认罪书。1971年1月,正式恢复党组织生活。[13]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4]从1980年到1992年,创作出《东方欲晓》《杨沫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芳菲之歌》《英华之歌》《杨沫文集》等作品。[13]1995年12月11日,杨沫去世,享年81岁。[4]
杨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5]她坚持革命现实主义,从生活出发进行创作。[16]她的创作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小说成就最为突出,[17]以记录时代、[18]贴近真实生活为特色,[18]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语言生动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7]其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19]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成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