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土地产权体系构成及其实施方式的制度规定,是土地财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制度涵盖了经济主体对土地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1]

历史沿革

初期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主所有、租佃经营的封建土地产权制度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占有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通过出租土地或雇佣佃农实行封建剥削。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旨在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建立了农民所有、个体经营的土地产权制度。

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