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桂鲁

清华大学教授
龙桂鲁,男,1962年4月出生,广西玉林人,[2]中国共产党党员,[1]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6]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会士。[a][7][8]
1978年,龙桂鲁在高中一年级就跳级考入了山东大学,1982年提前半年毕业,获得山东大学理学学士,并考入清华大学读研,分别于1985、1987年获得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1989年到1993年,他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7]1997年到2000年,他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研组主任。[6]2001年,他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所长。[6]2007年4月20日,他在《现代物理知识》发表论文《量子计算机研究的新进展:加拿大推出16位量子计算机》。[9]2014年4月15日,他发表论文《量子密钥分发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10]2016年,龙桂鲁带领团队启动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的研制。[11]2020年,龙桂鲁带领团队成功推出世界首台实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样机。[11]2022年,龙桂鲁团队和清华大学教授陆建华团队合作,设计出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新系统,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一举刷新至100公里,创下世界纪录。[11]2025年,龙桂鲁带领团队设计出全新架构,将量子直接通信传输速率提升了4760倍,新架构采用单向协议,光量子仅需传输一次。[12]
龙桂鲁的研究方向为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原子核结构。[6]他构造了量子精确搜索算法,原创性地提出量子直接通信理论,率领团队构造和演示了量经融合大数分解算法。[8]1997年,龙桂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7年,他获得汤森路透卓越研究奖。2008年,他获得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2018年,他获得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IBM全球杰出学者奖。[7]此外,他还曾获六次研究生“良师益友”荣誉称号。[b][13]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