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

无机化合物
二硫化碳(别称:二硫化碳素,英文名:carbon disulfide),[3]化学式为CS2,是一种易燃易爆且有毒的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纯品二硫化碳具有类似氯仿的芳香味[2],工业品因含有杂质而呈现黄色并有恶臭。[5][1]二硫化碳极易挥发,腐蚀性强,露光易变质,[4]电导率低,[3]几乎不溶于水,但能与脂肪、苯、乙醇、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5][1]
二硫化碳极易被引燃,燃烧时冒青色火焰,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3]二硫化碳遇光受热易分解,[9][4]可与水、氢氧化钾、二氧化硫、氨等物质发生反应,[10]也可同过渡金属络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络合物。[11]
二硫化碳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溶剂,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等,同时也在粘胶纤维生产、玻璃纸和四氯化碳制造、橡胶硫化、石油精炼、谷物熏蒸等领域有应用,是重要的化工和农业原料。[5][1]但是,二硫化碳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和危害。[10]二硫化碳是一种广泛性的酶抑制剂,具有细胞毒作用,可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干扰脂蛋白代谢而造成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全身主要脏器的损害。长期密切接触二硫化碳会导致慢性、急性中毒,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视觉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巨大危害。[1]

发展历史

1796年,德国化学家兰帕迪乌斯(Wilhelm August Lampadius,1772-1842)[12][13]加热湿润的炭和黄铁矿,首次发现了二硫化碳。他发现这是一种含硫非常高的液体,且非常容易挥发,便称之为“酒精硫”(alcohol of sulphur)。兰帕迪乌斯怀疑这种液体是硫和氢组成的化合物,但他无法确认其成分。[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