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姓

百家姓之一
[zǎn]姓是在商汤时期由咎姓变化来的。“咎”字在上古时是个多义字,后被专用指灾祸、灾映。故人们认为咎姓皆不吉利,而在咎字中加一横,便成了昝姓。而昝姓起源就是咎姓的起源。昝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个在朝廷做大司空的人叫昝单,为昝姓始祖,其后世子孙改为昝姓。此外,昝姓还有一部分为他姓所改而来。如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卢氏、智卢氏,入中原后均改为昝氏。《通志·氏族略五》:“昝氏,何氏《姓苑》有昝氏。蜀人也。《晋书桓温昝坚;唐昝慎盈;宋昝居润为宣徽使。”昝姓的代表人物有昝坚、昝慎盈、昝居润等。[1]
昝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百六十五位。[2]昝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多读音的姓氏。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山西等地居住。如今,昝氏族村、庄、巷、坊、寨、家、镇、乡几乎遍布华北西北、中南、西北、西南的各个省份。[3]

基本介绍

昝只有一个读音zǎn(ㄗㄢˇ),错误读音qián(ㄑㄧㄢˊ)、作cǎn(ㄘㄢˇ),安徽一带有读jiǎn,均为地方口音儿化。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