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是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篇诗作,收录于《楚辞》。[1] 屈原恋君情结滥觞于《九歌》,发展于《思美人》和《抽思》。这两篇愈趋成熟地体现了屈骚个性特征。香草美人象征体系、两段一乱结构、沉郁缠绵风格都基本定型。主人翁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她与宋玉形成鲜明的对照。她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看作自己毕生最高的理想。[2]《思美人》集中表现了屈原诗歌中最为鲜明的精神主旨。诗人以 对美人的思慕,寄托自己对君王对家国的眷恋深情,表达一片拳拳赤子之心。美人,不仅是屈原心目中君王的喻体,同时也是其人生目标和政治理想的代表。因此,诗人在本篇诗歌中投入了浪漫浓烈的情感,极具屈原的个人风格。[3] 从屈原起,便树立了以香草美人比喻忠君爱国的抒情传统。而“美人”这一意象,也不再停留在其字面含义上,而是增加了君王乃至圣洁理想的内涵。后世文学中,也往往以“思美人”创作同题作品,这一方面是对楚辞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又别出机杼,让“美人”之诗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3]
作品原文
思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