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庵

福建诏安县的寺庙
永丰庵位于福建省州市诏安县太平镇元中村

历史

据传明朝大元中的“白沙庵”坐落在今元中村庵坑老庵场处,当时有十八姓聚居:有江、黄、林、陈、赖、朱、吴、官、杨、许、蔡、沈等等。其中有一姓曾在今永丰庵下坎处建祖祠(有的说是祖坟),其余姓有识之士感到不妙,于是串通联合组织人员利用夜间将“白沙庵”众神像搬至他祖祠内安放,天亮后建祖祠者将众神像送回“白沙庵”并在地上撒下灰粉,其他多姓又组织人员在夜间用红布做绳系好神像用长竹竿吊至祖祠放好,地上灰粉未动,趋于压力,这家建祖祠者认为是神要住的地方,众意难违,于是放弃了建祖祠的计划。自此有全村信众捐资补偿了该户的费用改建为庵场,这庵场相传在当时是观音娘显赫,有观音娘现身在前面溪边洗衣服的故事。此是代代相传的说法,不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从第一块创建“永丰庵”碑文中有记载:但历既久,不无风雨飘摇而故址渐倾……故址在哪里?应该说故址就在今“永丰庵”面前下坎处。
永丰庵从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孟冬谷旦(1737年10月)新址创建后经24年风雨飘摇至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9月)进行一次重修;又经过36年时间,到了嘉庆丁巳二年(1797年7月)进行第二次重修;又经过了48年岁月,到了道光二十五乙巳年(1845年9月)进行了第三次重修,第世远年湮,栋折梁崩,垣[yōng][]……又经过78年的时间,到了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1923年12月)进行了第四次重修。在1949年以前由和尚主持庵堂佛事,1957年起因破四旧,仅存华光大帝真身保护。由元中村呈报永丰庵做元中村粮库用途,永丰庵庙宇方得于保存遗留至今。
1981年重塑众神像后,香火逐渐恢复鼎盛,村民推荐出一名管理员,管理永丰庵日常事宜。管理人员补贴按全村人口每人一大两白米计算,折合300斤大米,理事会按当年市场中价予以现金补给。永丰庵签诗百首由管理员自行印制,信士抽签解签诗所助缘金凡十元以上者归理事会收入,十元以下归管理员收入。历史延续至今2010年度,经众议在2011年第五次重修永丰庵,距上次重修已有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