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

深圳市第一大河
茅洲河(又名:东宝河、洋涌河[1])是深圳市第一大河,属珠江三角洲(珠江口)水系,发源于深圳市境内的羊台山北麓,流经深圳、东莞两市,最终汇入珠江口伶仃洋。茅洲河全长41.6公里,包括上游石岩河10.3公里,干流31.3公里,其中下游11.7公里为深莞两市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4][2]
茅洲河上游地形多属丘陵台地,植被曾受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造成中下游河床逐年淤积,每遇台风暴雨,泛滥成灾。1956年冬,在支流罗田水修筑了罗田水库,1959年冬,在上游石岩水修筑了石岩水库,加上多年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库60多处。对中下游河段采取疏浚工程措施等控制了洪涝灾害的威胁,促进了茅洲河流域农副业生产发展。[4]改革开放后,茅洲河流域内聚集了包括电镀、线路板等高污染企业在内的约5万家工业企业。[2]2013年,茅洲河环境污染问题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曝光,并被广东省原环保厅、监察厅等多次督办。2017年,茅洲河全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始。[2]2019年,茅洲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78.5%。2020年1—10月,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水质达Ⅳ类,阶段性消除了劣Ⅴ类,达到国家考核目标。[2]2022年4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其中包括茅洲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深圳光明段、宝安段,东莞滨海湾段)范例。[5]
茅洲河为雨源性感潮河流,[2]干流年平均径流量80万吨/天。[4]茅洲河有螺、蓝尾虾、黑鱼和彩色蜻蜓等,还包括国家濒危植物野生水蕨等。[6]

河流流域

茅洲河为深圳市第一大河,属珠江三角洲(珠江口)水系,发源于深圳市境内的羊台山北麓,流经深圳、东莞两市,最终汇入珠江口伶仃洋。茅洲河全长41.6公里,包括上游石岩河10.3公里,干流31.3公里,其中下游11.7公里为深莞两市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其中宝安区157平方公里,包括:松岗、燕罗、沙井、新桥、石岩五个街道;光明新区154平方公里,东莞市77平方公里。干支流总数52条,其中宝安区30条,包括上游石岩河11条,中下游干支流19条;光明新区13条,长安镇9条。[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