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寺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的寺庙
闻思寺,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西北五里河下的古镇湖嘴大街旁,原名通源寺,大悲庵。始建于唐代末期,地处襟河面湖的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环境幽美,诗情画意。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水患兵灾,寺貌几兴几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再次下江南巡视,途经淮安府,赐寺名为“闻思寺”。

历史背景

闻思寺始建于唐代末期,襟河面湖(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烟波浩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环境幽美。历经宋、元、明、清,由于水患兵灾,其间几兴几衰。宋时僧人兰盂重新创建定寺名为大悲庵,清规法律甚属森严。元、明时期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大悲庵亦多次被水淹没。到了清初,寺貌才逐渐恢复如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圣祖玄烨再次下江南巡视,途经淮安府(今淮安区河下古镇,钦赐寺名为“闻思寺”,康熙同时钦赐寺名的还有与闻思寺隔运河相望的佑济寺,原名为湖心寺,又名十方禅院;湛真寺,原名绍隆寺,在程公桥西。
康熙期间,聚用继注公任闻思寺方丈,四方信徒争相到寺顶礼朝拜,江淮一带文人贤士亦多与之交往。闻思寺香火益盛,时寺中僧徒有百余人。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涵空承聚用之命继任方丈,重新建造了地藏大殿,以扩大寺院规模,后又置田若干亩,所产粮食用以作为寺中开支与僧众日常生活之资。